相關新聞

關於我們

總經疑雲仍存 防禦類股佈局不能少

2023/06/06

醫療保健類股評價合理 獲利穩對股價有撐

近期美國科技股因AI題材火熱,吸引資金追捧而飆漲。然研調機構預測美國下半年經濟恐尚未擺脫衰退陰霾,資產管理業者提醒投資人,仍不可輕忽投資市場可能發生的動盪。大華銀投信建議,在布局成長型產業類股的同時,也別忘持有防禦型類股如醫療保健、核心消費、公用事業等,這些基本面穩定、且評價處於合理區間的企業。透過分散佈局,降低市場未知風險所帶來的衝擊。

根據彭博經濟研究5月初的報告,預測今年第三季與第四季美國的GDP可能分別衰退-1.3%與-0.9%。新加坡大華全球保健基金(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產品經理何彥樟認為,儘管美國政府已通過舉債上限,然經濟預期相對保守的前景下,投資人的防禦型資產部位不可少。他相對看好醫療保健產業的前景,就資金面觀察,醫療產業第一、二季為傳統淡季,適逢資金自避風港撤出,表現落後大盤。但旺季將於第三季來臨,預期先前表現較差、防禦色彩濃厚的大型製藥、生技與健保公司將迎來反彈。

何彥樟表示,近期全球股市瘋AI題材,推升科技類股評價,統計至5/31,標普500資訊科技類指數的本益比已超過32.5倍,以高出近五年平均約為27.2倍,行情恐過熱。反觀基本面穩定的醫療保健類股,目前標普500保健類指數本益比約落在18~19倍,相較於過去5年平均20倍而言,仍不算貴,未來空間可期。

就藥廠狀況來看,何彥樟指出,國際大藥廠仍存在利多,如禮來(Eli Lilly)與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原本用來治療糖尿病的藥物,被發現亦可作為新型減重藥物,連帶可將減肥商機納入營收版圖。再者,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本月將討論是否給予百健(Biogen)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正式用藥許可,若通過後,將有助企業營收進一步成長。

何彥樟表示,醫療保健基金佈局於醫藥、醫療服務、醫材等類股,在剛性需求支撐下,營收來源穩定。無論景氣落點,醫療服務與生技製藥類終究被龐大的市場需求追逐。全球保健基金除受惠重量級生物藥、癌症等新藥題材外,醫療保險類股、醫療器材及醫院相關個股,也因醫療人力與服務的量能回升,有望帶動醫療器材等相關類股重返成長軌道,值得長線佈局。


【大華銀投信 獨立經營管理】本文之意見或資訊由大華銀投信提供,僅供參考。本基金經金管會同意生效,惟不表示本基金絕無風險。所有資訊於發佈當日確信為真,但不保證其正確性,資訊亦可能隨時變更,大華銀投信將不會另行通知。如有錯漏或疏失,大華銀投信公司及大華銀行集團(UOB)及其董監事與受僱人,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本報告純為研究性質,不代表對行情之預測或研判,投資人應自負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本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基金之投資風險及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有關本基金運用限制及投資風險之揭露請詳見本基金公開說明書。*本處之國家別係以有價證券發行公司之註冊地為分類標準。本基金並非完全直接投資於大陸地區之有價證券,依金管會規定,目前直接投資大陸地區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以掛牌上市有價證券為限,且投資前述有價證券總金額不得超過本基金淨資產價值之20%,另投資香港地區紅籌股及H股則無限制。投資人亦須留意中國市場特定政治、經濟與市場等投資風險。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中,投資人可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中查詢相關內容。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的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投資於其他外幣計價的基金/債券,或要承擔匯率波動的風險。各基金因其不同之新台幣、新加坡幣或美元計價幣別,而有不同之投資報酬率。本文所列個股名稱僅作為舉例說明,不代表任何金融商品之推介或投資建議。新興市場除有價格波動性較大及流動性較低之風險,其政治與經濟穩定度可能低於已開發國家,而使資產價值受不同程度之影響。大華銀投信及各銷售機構備有簡式公開說明書或公開說明書,歡迎索取;投資人亦可連結至大華銀投信網頁(https://www.uobam.com.tw)或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s://mops.twse.com.tw)查詢。

LINE 加入好友